助企服提供免费商标查询,商标注册申请,专利注册申请,版权登记申请等知产服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哟

    关注我们

  •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版权新闻 > 喜马拉雅上市渐近?版权纠纷或成IPO难关

    喜马拉雅上市渐近?版权纠纷或成IPO难关

    发布时间:2019-05-28热度:

    5月27日,喜马拉雅FM主体公司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回应了公司多项工商变更的原因:“因为公司要搭VIE结构,所有境内VIE公司的董事变更为境外母公司的股东,属于VIE标准结构。目前没有明确上市计划。”此前,喜马拉雅的部分股东及12名董事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等退出,仅剩下喜马拉雅CEO余建军一名董事。

      喜马拉雅准备上市的猜测不是第一次出现,市场观点认为喜马拉雅也许下半年会在境外上市。但对于喜马拉雅多件版权纠纷案以及持续盈利能力的担忧给其上市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上市或是必经之路

      今年以来,喜马拉雅频繁进行组织变动。除了此次董事股东的调整,去年底至今年3月,共有23位股东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喜丈(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喜马拉雅(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喜马拉雅回应称是正常的股权调整。

      每当喜马拉雅有所动作,上市的猜测就会同步出现。2018年以来,喜马拉雅FM多次传出计划融资上市的消息。

      2018年5月,喜马拉雅FM第二大股东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透露,喜马拉雅FM估值已达200亿元,有望2019年在A股上市。两个月后,有自媒体宣称,喜马拉雅正与腾讯进行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估值为2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9年在香港上市。无一例外地,喜马拉雅官方对上述说法和传闻都进行辟谣,称并无确切上市计划与时间安排。

      上市传闻的喧嚣,或许掩盖了喜马拉雅本身的困扰。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喜马拉雅FM有26条开庭信息,包括15条案由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开庭公告,其中喜马拉雅FM有6次为相关案件的被告方。5月13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收到行政处罚。

      版权获取问题一直是在线内容平台的“原罪”。喜马拉雅告诉《华夏时报》:“喜马拉雅已与全球最大中文阅读平台腾讯阅文集团达成排他性合作,获得海量版权内容。如果知名IP内容遭受到侵权,我们会遵循‘红旗原则’;普通用户在上传音频作品时,我们遵循‘避风港原则’,要求作者持有授权证明。同时为防范侵权,如在平台审核中检查出问题后,我们会取消用户的资格,依法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

      市场观点认为,喜马拉雅的版权纠纷或许会成为上市的一道难关。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版权纠纷并不会成为喜马拉雅上市的关键阻碍。

      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在有声平台中,确实存在一些以“用户上传”为名头的内容搬运和版权问题,包括对一些图书的有声播报也未必获得了授权。但在任何内容分发和分享平台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类似的擦边球形态的版权纠纷,不构成喜马拉雅核心商业模式上的掣肘。

      知识付费红利期已过

      “对于喜马拉雅来说,启动上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尤其是在知识付费风口减弱、有声平台缺乏更多张力的前提下,一来有必要搭上末班车,二来需要资本来帮它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张书乐表示。

      作为一家在2013年3月上线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以免费模式扎稳脚跟后,2016年抓住了内容付费的风口,一跃而起。

      “在进军知识付费赛道之前,喜马拉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流量广告、社群和硬件这三个部分。2016下半年,我们发现整个内容付费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流量广告、社群、硬件这三块的总和。”喜马拉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喜马拉雅FM总用户规模突破4.8亿,包括车载、穿戴、音响智能设备用户及3500万海外用户,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达135分钟。平台内共有600万主播,覆盖财经、音乐、新闻、商业、小说、汽车等328类上亿条有声内容,行业占有率超73%。

      “喜马拉雅一直在围绕整个音频生态圈的上下游做布局。在上游邀请更多生产者加入并自己投资孵化优质创作团队。在下游,喜马拉雅也在加大对汽车、智能家居等终端的布局。希望通过布局智能硬件为声音从手机拓展更多便利性的场景,以扩大使用人群和商业机会。”喜马拉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喜马拉雅对产业链的延伸,与知识付费进入瓶颈期不无关系。喜马拉雅FM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有声书用户收听数据显示:平均每位用户收听18本有声书,累计收听的总时长超过30.8亿小时。与此同时,有声书为喜马拉雅FM带来的流量超过50%。据悉,这些有声书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只有一少部分是付费内容。

      “一方面喜马拉雅具有先发优势,早早地聚合了庞大的内容;在垂直细分领域对一些优质内容进行创作辅导和细化,让自己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本质上,有声平台依然缺少自身的更多卖点,走速成路线的知识付费现在已经神话破灭,很难达成让用户有所得的付费刚需。因此,真正的短板还是在盈利场景上,能否跳出内容付费的速成模式,下沉到更多用户乐意付费的场景中,将是关键。”张书乐表示。

      此外,据艾媒咨询数据,2018第四季度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三家主流在线音频活跃人数分别达到8909.3万人、3439.2万人和3020.8万人。2018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突破4亿,增速达22.1%,相较于移动视频及移动阅读行业,呈现较快增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版权内容进一步规范化,越来越多的IP改编将会涌现。在线平台趋于特色化、差异化、细分化发展,商业模式更加成熟与多元。

    责任编辑:陈永乐 见习记者 郑婷婷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杰 北京报道


    扫二维码与知产客服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知识产权等

    更多知识产权问题,大家可以拨打客服热线13011591625咨询。

    便捷链接:商标注册查询 商标注册 软件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商标转让 小程序开发 云服务器 企业网站建设

    本文来源:喜马拉雅上市渐近?版权纠纷或成IPO难关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助企服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67884821@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免费查询商标-助企服

    知识产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