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服提供免费商标查询,商标注册申请,专利注册申请,版权登记申请等知产服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哟

    关注我们

  •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商标新闻 > 解决商标侵权的具体步骤(2)

    解决商标侵权的具体步骤(2)

    发布时间:2019-05-05热度:

    步骤五:启动商标诉讼
     
    通过前面几个步骤的工作,如果仍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者希望获得侵权赔偿,便可以正式启动商标官司。
     
    商标侵权诉讼的取证方法有三种方式:委托律师调查取证、申请公证机关进行证据保全、申请法院进行诉前证据保全。
     
    由于商标侵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会有一定的难度。律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熟练的诉讼技巧。一般来说,律师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更为方便、有效,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公证机关的法定业务之一便是“保全证据”。公证证据具有推定为真的效果,一般被法院直接采信,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公证机关对证据进行保全,其效果与法院依职权所进行的保全基本等同。在诉讼前,当事人能够充分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是做好诉讼前准备的有效措施。
     
    商标法规定了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保全措施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应在法定时间段里提起诉讼。如果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则此种保全措施应当予以解除,或者将有关证据予以销毁或发还,申请人要就此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调取证据,或对足以影响案件的关键证据调查手段穷竭后,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通常分为三类:
     
    (1)保全被控侵权产品;
     
    (2)调查被控侵权单位的财务账册,以便确定赔偿额;
     
    (3)调取被控侵权人存在侵权的证据。
     
    法院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对易拍照的被控侵权产品采用拍照的方式,或采用记录下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的方式,对易于调取的书籍、商标实物等采用记录下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的方式,对易于调取的书籍、商标实物等采用扣押、提取等手法,而对于被控侵权人的财务账册往往因侵权人的阻挠或隐藏而极难得到。
     
    为了使得商标诉讼获得最大的胜率,经常需要确定是否引入更多的被告。在商标侵权行为的实践中,有印制侵权商标标识、侵犯服务商标专用权和制造、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商品等直接和典型的商标侵权行为,也有帮助、教唆商标侵权的间接和非典型的商标侵权行为,例如为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行为。若干个被告在实施上述行为时,其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同一法院管辖的地域,也可能不在同一法院管辖的地域。众多被告是否都要列为共同被告?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最为常见的情况是几个被告共同侵权。共同侵权的条件是,被告在主观方面有共同过错,共同过错表现为被告之间有共同的意思联络,而排除某个被告的行为偶然与他人的行为发生竞合。在后一种情况下,法院对被告在实体上要分清责任,程序上可以不要求被告参加共同诉讼。被告在行为上都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告因为消极地不作为而导致侵权的案例是很少见的。积极作为具体表现在被告之间在进行意思联络之后有明确的分工,包括委托设计、印制侵权商标标识、委托加工或者共同制造侵犯商标权商品的成品和半成品,以及负责商标侵权产品的监制、总经销、包销或者分销、仓储、运输、隐匿、邮寄等职能。
     
    在上述场合,商标侵权行为损害的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是由各个被告的共同过错造成的,是被告集体行为所致,因此在诉讼中,他们应当列为共同被告。如果上述被告不在同一地点,任何一个被告的住所地法院都对这一商标侵权的共同诉讼有管辖权,也即权利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任何一个侵权人的住所地法院起诉,在起诉状中,原告可以以共同诉讼的诉因,将上述被告住所地的所有侵权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一个案件的诉讼。法院判决侵权赔偿时,每一个被告首选的标准是以各自的侵权获利作为承担侵权赔偿的依据。
     
    如果在某个案件的几个被告当中,有的被告的侵权获利能够计算出来,自然以其侵权获利作为赔偿的依据;如果有的被告的侵权获利难以计算出来时,则可以考虑以原告受到侵权所遭受的损害作为被告赔偿的依据。需要强调的是,在共同侵权之共同诉讼中,被告除了自己就其侵权行为各自承担赔偿责任以外,还要就各自承担的侵权赔偿承担连带的补充清偿责任。
     
    但是如果原告就几个彼此有关联被告的商标侵权行为提起诉讼,而几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又看不出存在共同的意思联络或者共同过错,则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例如,被告一专门印制各种商标标识并出售,被告二购买侵权商标标识并制造侵权产品出售,被告三购买被告二生产的侵权产品并批发给其他零售商,在批发之前又委托被告四仓储和被告五运输。
     
    如果上述五个被告分别在五个不同的地域,五个不同地域又分别属于不同的法院管辖,那么原告可以在任何一个被告的住所地法院同时起诉五个被告,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其中的一个被告。对所起诉被告的选择权应当由原告行使。共同责任一定是共同诉讼,但是共同诉讼不一定是共同责任。
     
    在非共同责任的情况下原告起诉若干有关联又属于分别侵权的被告参加共同诉讼,法院出于方便权利人和尽可能降低权利人的诉讼成本的原则下,可以将若干被告列明为共同诉讼的被告。但是在认定侵权的情况下,法院应当以被告因为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或者被告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分别各自独立向原告承担赔偿责任,在被告相互之间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被告之间不应当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在判决赔偿时,应当就每一个被告的各自行为判决他们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至于商标侵权的民事赔偿范围,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因侵权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或者商标侵权者通过侵权获得的利润。其中,直接损失表现为商标权人的产品因侵权行为致销售量减少、利润下降的损失,可以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商品销售减少量与该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乘积计算,间接损失则包括权利人可得利益的损失和为制止侵权行为、防止损失扩大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商标侵权者获得的利润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
     
    若侵权产品的具体销售量无法查明的,可将侵权人正常经营时的日产量与侵权天数的乘积作为侵权销售量。其理由是:生产是为了销售,在侵权销量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推定侵权人正常经营时的生产量为侵权销售量是一个易行且较公平的做法,较好地保护了权利人的利益。若有异议,侵权人则应承担举证责任,否则侵权人应承担侵权销量不明而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这是符合法律公平的。当然,在实践中用生产量推定销售量时,须扣除掉库存品、代销品和退货品。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销售者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商标法》规定了销售者的独立责任,因此商标权利人可以单独对销售者提起诉讼,如果销售者能提供合法来源,例如可以提供购进侵权商品的发票和进货单等证据,则销售者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只需要停止侵权即可。


    扫二维码与知产客服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知识产权等

    更多知识产权问题,大家可以拨打客服热线13011591625咨询。

    便捷链接:商标注册查询 商标注册 软件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商标转让 小程序开发 云服务器 企业网站建设

    本文来源:解决商标侵权的具体步骤(2)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助企服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67884821@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免费查询商标-助企服

    知识产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