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近年来,我国人民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保卫人民幸福生活、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牢不可破的强大力量。
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于富国强军的作用,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共同开展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工作,促进更多军民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效提高军民融合整体效益。目前,已经确定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上海市闵行区、山东省烟台市、湖南省长沙市、四川省成都市为首批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地方。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下称国防知识产权局)集中脱密4038件国防专利并向社会发布;位于西安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线上平台”展示解密国防专利3001件;福建省知识产权局会同国防知识产权局将近2000件解密国防专利汇编成册并举办军民知识产权融合专题展进行展示……在各方的努力下,以往披着神秘面纱的国防专利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北斗导航、华龙一号等高端军事技术的知识产权在民用领域中开花结果,实现了军民融合发展,体现了知识产权价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创新驱动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逐渐转变为创新驱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对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进行部署。同时,该报告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此后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其中提出,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求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同时,列明了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等内容。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各有关方面启动实施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知识产权强企工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工程等,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开展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着力打造版权精品和版权产业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运营体系等,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为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工作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围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我国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高铁、核能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严格依法审查,建立审查质量双监督、双评价工作机制,审查质量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对申请质量的正向传导作用逐步显现。与此同时,我国注重强化专利评价质量导向,不断加大对地方专利质量的考核,指导和支持地方优化专利政策,并运用专利导航开展区域创新质量评价。《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为218.3(2010年为100),比2016年增长9.0%,保持较高增速。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件,比2016年度增加1.8件,知识产权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庄严承诺,更是嘹亮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顶层设计、强化了政策措施、加强了统筹协调。
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相隔千里的湖南桑植和河北崇礼两地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1995年起,定点扶贫桑植;2007年开始,定点扶贫崇礼。在相关工作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提升了两地的脱贫致富和后续发展能力。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累计选派100余名扶贫挂职干部,在科技培训、农业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民生工程和支持教育事业等方面累计开展360余个扶贫项目,直接投入并积极协调帮助桑植和崇礼两地引进资金和物资折款,对提高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作用。
自贸试验区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起步,不断发展,目前已在全国成立12个自贸试验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13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针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的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了多项部署。国务院在多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紧扣创新发展需求,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今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受理点,受理商标权质押登记”等多项知识产权措施。作为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配置,成立自贸试验区专项工作组,全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近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执法和快速维权、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各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工作。如上海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统一管理和执法的体制,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设立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打造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天津建立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便利化服务体系等。
进博会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扩大开放、推进经贸合作交流的原则立场和重大举措,强调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为下一阶段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明确要求。
据统计,首届进博会上发布新技术新产品超过100多项,其中很多系全球首发、亚洲首展;首次进入中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全面呈现国际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趋势。通过进博会,不仅可以看到开放的中国、创新的中国、包容的中国,还能够深切感受到蓬勃发展的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博会充分展示和集中检验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伴随着4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外国企业在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中外企业正常技术交流合作。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国外申请人在华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超过177万件,年均增长11.24%;国外申请人在华累计提交商标注册申请219万余件,年均增长15.49%,充分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信心。(本报记者 吴珂 实习记者 韩瑞 熊花平)

扫二维码与知产客服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知识产权等
更多知识产权问题,大家可以拨打客服热线13011591625咨询。
便捷链接:商标注册查询 商标注册 软件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商标转让 小程序开发 云服务器 企业网站建设
本文来源:见证改革开放脚步 彰显知识产权价值(2)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助企服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67884821@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